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走进茌平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网上办事 专题专栏 政策解读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社科之窗
关于开展全市第二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暨第九次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评 选 申 报 工 作 的 通 知
发布时间:2016-04-11
各县(市、区)委宣传部、社科联,市属开发区党工委宣传办,市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中央、省驻聊有关单位,各高校,各市级社科界社团: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鼓励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和学术繁荣,根据《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聊办发〔2008〕19号)精神,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聊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近期将开展全市第二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第九次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奖项与数量
(一)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全市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奖励等次分为重大成果奖和一、二、三等奖。重大成果奖为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并产生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成果,评选数量不超过2项(在成果水平达不到标准的情况下可空缺);其他等次总评奖数量不超过150项。其中,一等奖不超过10项,二等奖不超过50项,三等奖不超过90项。
(二)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各评选数量不超过5名。
二、参评标准
(一)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参评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密切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创新,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大的社会效益,体现良好的学风和文风(具体标准见实施细则)。
本次参评的成果为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正式发表、出版或被县级以上决策机关采纳应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成果字数要求:报纸1500字以上、杂志3000字以上。
(二)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参评人员为年龄60周岁(1956年6月30日以前出生)以上、长期在聊城市级社科界社团、高等院校、党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工作(包括已退休)的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其工作成绩突出,研究成果符合(一)款中的相关要求并获得过5项市(厅)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其中至少有市(厅)级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三)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参评人员为年龄35周岁(1981年6月30日以后出生)以下、在聊城市级社科界社团、高等院校、党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工作的专家、学者。其工作成绩突出,有较大发展潜力,科研成果显著并符合(一)款中的相关要求,正式出版、发表、完成过5项以上重要科研成果,获得过至少3项以上(含3项)县处级、市人社局、市教育局以及社科类社团、县(市、区)社科联等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其中至少有1项市(厅)级社科成果奖。
三、申报办法与时限
(一)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办法
本次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采取各有关单位组织推荐、网上申报登记及成果展示、市评奖办网上审核、书面材料报送、市评奖办书面材料审核、专家评选会议评选、市评委会审定、公示、公布、表彰奖励的办法进行。申报流程如下:
1、组织推荐
各县(市、区)(教育部门除外)由所在县(市、区)委宣传部理论科或社科联组织申报;市属开发区由宣传办组织申报;聊城大学、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东昌学院等高等院校由其社科处、科研处(或理论处、教务处)等分管科研的部门组织申报;驻聊各部队由作者所在部队宣传部门组织申报;市直各单位由作者所在单位推荐申报;市社科联所属社团的会员由所在社团组织申报;市直、各县(市、区)教育机构由市教育局教育学会组织申报。各组织推荐单位需填报《聊城市第二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汇总表》1份。
2、网上申报与成果展示
(1)用户注册。申报者登入聊城市社科联网站http://www.lcsk.gov.cn/成果申报系统,填写注册信息,完成用户注册。
(2)填报成果信息。注册成功后,申报者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上网填报成果信息,填写要求可参照《<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申报登记表>填报说明》。要注意选准学科门类,即政治类、经济类、文史类、应用类、教育类5个类别。如果填报不准确,市评奖办有权调整。
(3)网上审核与成果展示。市评奖办将在规定时限内对网上申报成果进行审核,并在第一时间通过短信或电子邮件将审核结果通知申报者。审核通过,即申报者完成网上申报,公开展示参评成果概要,接受社会监督。审核未通过,请申报者根据短信或电子邮件提示继续修改申报信息。
3、书面材料报送要求
各有关组织推荐单位,待申报者网上申报成功后,在规定的时限内统一报送申报成果的书面材料。申报者在网上申报成功后,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如下书面材料:
(1)按要求如实填写并加盖公章的《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表》(用A4纸双面打印或复印)1式2份,《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申报登记表》(网上申报经审核合格后,由申报者直接导出,正反面打印)1式2份,同时报送电子版,评审表、登记表上填写的成果题目、成果形式、作者姓名等信息务必与申报成果原件保持一致。
(2)申报成果1式2份。其中,论文、研究报告需提交1份成果原件,1份成果复印件(包括杂志封面、目录和成果内容);著作需提交2份原件。
(3)通过鉴定的课题申报参评,需提交立项书、结项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原件经评奖办审核后退还)。(此项仅限课题类成果)
(4)申报成果为著作的作者要在中国版本图书馆(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http://www.capub.cn/)做CIP核字号验证,并打印一份查询结果网页,与申报成果一并报送。市评奖办将进一步审查,发现书号不实者,通报其所在单位,取消其3年申报评奖资格。(此项仅限著作类成果)
(5)申报成果支撑材料1式2份,一律用复印件装订成册(请勿将原件一起装订),封面注明“参评成果有关情况”字样。支撑材料只提供本成果的反响情况,包括转载、引用、书评、兼评、消息、县(市、区)级以上单位采用、市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等。凡被各级机关、大型企业采用的成果,均需提供被采用的文件、方案等实物原件,并在提供的实物原件中标注被采用内容;市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的,要提供领导批示复印件和有关单位有效证明。(此项由作者自行掌握,无支撑材料的可不提供)
(6)申报者个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注明“聊城市第二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专用”字样。
(二)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申报办法
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由市级社科界社团、高等院校、市属党校干校、市属社科研究和管理机构向市评奖办公室申报。申报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的人员无需网上申报,可直接提交如下材料:
(1)分别按要求如实填写并加盖公章的《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申报表》、《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申报表》(用A4纸双面打印或复印)及《申报情况一览表》(用A3纸双面打印或复印)各1式2份,同时报送电子版。
(2)成果原件2份(著作类成果原件2份,论文类成果可交1份原件、1份复印件,限报5项以上10项以内代表成果)、工作业绩获奖证书2份(原件1份,复印件1份,限报5项以上10项以内代表奖项),如有成果等相关资料介绍,需与代表成果、代表奖项复印件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请勿将原件一起装订),并按所附材料标明首页、目录及有关资料,音像类资料可附光盘,封面注明“参评聊城市第九次突出贡献奖(或学科新秀奖)个人有关情况”字样。  
(3)申报者个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注明“聊城市第九次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或学科新秀奖)评选专用”字样。
(三)申报时限
本次优秀成果奖网上申报时限为2016年4月11日0时至20日24时(超越此时限,系统处于关闭状态),书面材料报送时间为2016年4月21日至28日(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的书面材料可在此时限内一并报送)。请申报者务必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网上申报和书面材料报送,逾期不予受理。
四、其他事项
1、评选工作的具体事宜按照《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和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评选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的相关规定执行。
2、评奖通知、评审表、申报表、汇总表、实施细则等材料均可在聊城市社科联网站http://www.lcsk.gov.cn/下载。
3、一位作者(含集体作者、课题组等)只限申报一项成果(与他人合作不是首位作者的除外)。
4、凡已获市(厅)级以上奖励(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泰山文艺奖、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省教育厅优秀成果奖、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省市科技成果奖、市精品工程奖等)的成果,不得再申报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5、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原则上不得再申报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6、副市(厅)级以上领导干部,除编制在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并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的人员外,不参加本通知规定的各项评奖。
    通讯地址:聊城市昌润南路8号市政府3号办公楼808房间  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邮    编:252000
联 系 人:史晓玲
联系电话:6980909
邮    箱:xhkpb@sina.com
网    址:www.lcsk.gov.cn
 
 
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
聊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6年3月23日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郑重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茌平县人民政府主办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02031号
(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浏览 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鲁公网安备 37152302000130号